农业论文

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产量潜力分析

2020-09-15 09:10:38 xueshulunwen 0

关键词:职称论文,职称评审,期刊投稿,农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 要:选择我国大面积种植的4个水稻品种,比较分析了区试产量与亩产千公斤产量(吨粮田)的产量结构及品种增产潜力‍‌‍‍‌‍‌‍‍‍‌‍‍‌‍‍‍‌‍‍‌‍‍‍‌‍‍‍‍‌‍‌‍‌‍‌‍‍‌‍‍‍‍‍‍‍‍‍‌‍‍‌‍‍‌‍‌‍‌‍。 结果表明,与水稻品种区试产量相比,吨粮田水稻产量提高主要是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提高,而千粒重相对稳定‍‌‍‍‌‍‌‍‍‍‌‍‍‌‍‍‍‌‍‍‌‍‍‍‌‍‍‍‍‌‍‌‍‌‍‌‍‍‌‍‍‍‍‍‍‍‍‍‌‍‍‌‍‍‌‍‌‍‌‍。 水稻品种吨粮田与区试比较的增产因子分析表明,4个品种平均增穗增产贡献30%,增穗粒重增产贡献70%‍‌‍‍‌‍‌‍‍‍‌‍‍‌‍‍‍‌‍‍‌‍‍‍‌‍‍‍‍‌‍‌‍‌‍‌‍‍‌‍‍‍‍‍‍‍‍‍‌‍‍‌‍‍‌‍‌‍‌‍。 增穗粒重是实现亩产吨粮的主要途径,穗型较大的品种更具有超高产的潜力。 籼型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58 000~72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4.1~7.0 g之间; 籼粳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78 000 ~ 80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6.0~7.8 g之间。 水稻亩产吨粮田在充足的库容量的基础上,颖花结实率及籽粒充实度均较高。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技术进步及政策支持,调动了稻农种粮的积极性,水稻面积、单产和总产取得很大的提高。 1949年到2018年,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17%,单产提高了2.72倍,总产增长了3.36倍,而同期我国人口仅增长1.58倍。 水稻的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稻农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稻总产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单产的持续提高,单产的提高来自科技创新。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矮秆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实现高秆品种更新为矮秆品种,开启了绿色革命,带动水稻单产第一次大面积提升。 20世纪70年代,杂交稻选育成功及配套生产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水稻单产水平[1]。 近年高产籼型杂交稻及籼粳型杂交稻的选育、栽培技术创新及生产应用,水稻产量潜力提高到新水平。 水稻单产的提高得益于高产品种、栽培技术创新及大面积高产创建。 上世纪90年代,我们首先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选用籼型杂交稻汕优63,多年创建了亩产千公斤的单产水平[2-4]。 近年又在我们水稻主产区云南省个旧市、浙江省江山市、宁波市及湖南、江西等地选用大穗型籼型杂交稻及籼粳杂交稻,创建百亩示范平均亩产千公斤[5-13]。 各地水稻高产示范片、攻关田创建为大面积水稻增产及水稻生产水平提升提供了新模式、方法和技术,也给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稻多年、多地、多品种出现亩产千公斤产量表明我国的水稻品种、栽培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实现水稻亩产千公斤需要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 我国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上千个,但当前水稻亩产千公斤所用品种只有那么几个。 虽然,水稻亩产千公斤在多地实现,但是水稻亩产千公斤的品种增产途径还不清晰。 本文分析了各地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的产量潜力、实现途径及其特点,以期为水稻高产品种选育、栽培及高产创建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选用我国主要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生产中取得亩产千公斤产量的杂交稻组合作为参试品种: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湘两优900,籼粳型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1540。


  1.2 区试产量


  区试产量(区试田)来自品种审定中2年区试产量及其产量结构。


  1.3 品种亩产千公斤产量


  水稻品种亩产千公斤产量(吨粮田)数据来自主要稻区多年种植高产攻关田及百亩示范片测产验收结果,且产量达到亩产千公斤。 1995—199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种植汕优63,试验田亩产超千公斤; 2016—2019年在云南省个旧市百亩示范片种植超优千号(湘两优900)平均亩产超千公斤; 2016—2019年在浙江省江山市百亩示范片种植甬优12 平均亩产超公斤; 2019年在湖南省隆回县等地种植甬优1540,示范田平均亩产超千公斤。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增产潜力


  各地资料分析表明,汕优63、湘两优900(超优千号)、甬优12 及甬优1540亩产吨粮田产量较品种区试产量分别提高123.8%、74.2%、82.3%和61.2%。 汕优63、湘两优900、甬优12 及甬优1540亩产吨良田每m2穗数较区试分别提高40.8%、18.1%、7.7%和5.3%,实粒数分别提高35.0%、28.9%、44.8%和41.1%,千粒重分别提高0.3%、6.4%、0.9%和2.2%。 4个品种亩产吨粮田产量比区试产量平均提高85.4%,其中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平均提高18.0%、37.5%和2.4%。 水稻品种吨粮田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提高,而千粒重相对稳定。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提高对增产的贡献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籼型杂交稻增穗增产的效应大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增产主要依靠实粒数来提高。


  2.2 增产因子


  水稻产量的高低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穗粒质量决定,而单穗粒质量由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决定。 水稻品种吨粮田与区试每m2颖花数(总粒数)和单穗粒质量分析表明,吨粮田颖花数和单穗粒质量均较区试提高。 4个品种平均每m2颖花数吨粮田与区试分别为71 314个和51 650个,吨粮田较区试提高38.1%; 单穗粒质量分别为6.2 g和4.4 g,吨粮田较区试提高41.3%。


  水稻品种吨粮田与区试比较的增产因子分析表明,4个品种平均增穗增产贡献30%,增穗粒重增产贡献70%。 然而,不同类型品种增产途径存在差异,穗型相对较小的汕优63,增穗增产与增穗粒重增产各占50%左右; 穗型较大的湘两优900增穗增产和增穗粒重增产分别贡献35%和65%; 而大穗型品种籼粳杂交稻,增穗增产和增穗粒重增产的贡献分别为15%和85%。 综上所述,增穗粒重是实现亩产吨粮的主要途径,穗型较大的品种更具有超高产的潜力。 前人研究同样表明,水稻超高产的关键是生育中后期生长量大,穗粒重提高[14-15]。


  2.3 水稻品种亩产吨粮的产量结构特点


  水稻亩产吨粮的高产试验和示范表明,提高单位面积库容量是实现亩产吨粮的基础。 不同品种亩产吨粮田每m2颖花数较区试平均提高38.1%,单穗粒质量平均提高41.3%。 籼型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58 000~72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4.1~7.0 g之间。 籼粳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78 000~80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6.0~7.8 g之间。 水稻亩产吨粮田在充足的库容量基础上,颖花结实率及籽粒充实度均较高。


  3 讨论


  水稻大面积产量提高都是从小面积高产突破开始。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稻单产从700 kg/667 m2、800 kg/667 m2、900 kg/667 m2,提高到现在的1 000 kg/667 m2。 要实现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高产品种选育是核心,研究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性,创新高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亩产千公斤的品种数量在增加,稻区在扩大。


  水稻论文投稿刊物:中国水稻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季刊。主要报道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未经发表的原始论文。


  多年试验和示范表明,要达到水稻亩产千公斤,必须选择具有亩产千公斤产量潜力的品种,栽培的目标是提高穗粒重。 具有亩产千公斤产量潜力的品种大多穗粒重较高,亩产千公斤产量田块分析也表明,增穗粒重是实现亩产千公斤产量的途径。 因此,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潜力的途径是提高水稻穗粒重‍‌‍‍‌‍‌‍‍‍‌‍‍‌‍‍‍‌‍‍‌‍‍‍‌‍‍‍‍‌‍‌‍‌‍‌‍‍‌‍‍‍‍‍‍‍‍‍‌‍‍‌‍‍‌‍‌‍‌‍。


  参考文献


  [1]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等.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 404-3 414.


  [2] 杨惠杰,李义珍,黄育民,等.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J]. 福建农业学报,1999(1):1-5.


  [3]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等.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00(3):1-8.


  [4] 杨惠杰,杨仁崔,杨惠杰,等.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J]. 福建农业学报,2002(4):199-203.


  [5] 童相兵,钱天寿,刘荣杰,等. 甬优12号单产超13. 5 t/hm2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2,27(6):54-56.


  [6] 苏柏元,朱德峰. 超级稻甬优12机插单产1 00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与配套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13,19(4):97-100.


  [7] 陈叶平,毛国娟,王岳钧. 超级稻甬优12单产13. 5 t/hm2以上超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14,20(3):58-59.


  [8] 孙永飞,梁尹明,陈银根,等. 超级稻甬优12产量1 000 kg/667 m2手插栽培技术初步集成[J]. 中国稻米,2014,20(1):63-67.


  [9] 孙健,张建民,张晓萌,等. 不同种植密度下甬优12产量及叶面积系数的关系[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7):1 007-1 009.


  作者:朱德峰1 杨从党2 向镜1 陈惠哲1 张玉屏1 陈叶平3 王岳钧3 王亚梁1 张义凯1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首页
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