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视角下中国沿海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论文,职称论文,渔业论文发表
我国沿海休闲渔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各界对休闲渔业关注程度日益提升,休闲渔业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主要以休闲渔业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基本概念、类型、功能与意义以及各地区休闲渔业发展特点与评价研究为主…。我国的休闲渔业在追逐休闲渔业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时,或将面临着来自近海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威胁。借鉴国外休闲渔业的相关研究口1发现在一些休闲渔业发达国家或地区,休闲渔业的开发主要是以渔业资源为核心对休闲渔业展开的评估与管理,而这一方面研究正是我国目前所欠缺的。本文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渔业资源角度,分析我国休闲渔业发展问题,从而明确我国休闲渔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沿海休闲渔业发展概述
休闲渔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但真正意义上进人快速发展轨道则是上世纪90年代末,依托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近些年,在休闲渔业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过程中沿海各地休闲渔业也初具规模,各具特色,基本上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国内基本形成三大休闲渔业区域中心:黄渤海以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为区域中心;东海以浙江省舟山市、宁波市、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为区域中心;南海以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湛江市、海南省三亚市为区域中心,形成了全国性的休闲渔业网络格局。
(一)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休闲渔业提供良好基础我国休闲渔业自然旅游资源基础较好,不仅包括优美的海岸自然风光、奇特的海蚀和海积景观、具备独特海域特征的岛礁与海岛等,还包括丰富的海洋水生生物等。我国近海海域渔业资源种类较多,其中常见经济鱼类有70多种,其中休闲渔业主要渔业资源对象有黄鱼、鲈鱼、鳕鱼、海鲶、带鱼、石斑鱼、鳗鱼、黑鲷等p1。近些年我国休闲渔业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注重加强与人文资源融合,比如一些传统渔村、民俗风情、渔业节庆等。
(二)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为休闲渔业提供发展动力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传统渔业作业受限,政府鼓励渔民转产转业,大量捕捞渔船通过改造成为游钓船,部分渔民开始从事休闲渔业经营活动,对休闲渔业市场发展起到的积极地推动作用。在中国社会经济与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以及相关的带薪休假等政策与制度的推进,使得居民用于休闲旅游可支配收入与可支配时间增加,对休闲渔业旅游市场需求的增长也起到了良好的拉动效应。2005—2012年,我国沿海休闲渔业经济产值增加值呈现连年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反映了休闲渔业市场需求无论在规模还是速度上的明显增长。
(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化改造为休闲渔业提供良好平台休闲渔业基础设施不仅为休闲渔业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同时也提供了便捷的休闲条件,使休闲渔业活动从海岸地带延伸到渔业资源更为丰富的近海海域或海岛附近。随着专项旅游的兴起,休闲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趋于专业化。除了对一些废弃地传统渔港、码头的多功能转型以及兼营型渔船的改造,还包括了专项型休闲垂钓码头建设、游钓船设计以及游艇开发等。
(四)休闲渔业产业链复合化提供广阔空间随着休闲渔业经营规模化发展,为满足休闲渔业爱好者不同的需求,复合化产业链构建成为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宗旨。一方面,产业链的延伸,以游钓业为核心,充分利用渔村资源、空间与设施,积极开展“渔家宴”、“渔村旅舍”、“休闲观光鱼市”等一系列休闲渔业体验项目,形成了以游钓、节庆、观光休闲、渔村度假四大主题为主的休闲渔业活动。通过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的产业链横向复合化,实现资源价值的增值。另一方面,产业链的接通,连接相关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休闲渔业产业供应链内部的合作。比如与传统制造业中渔具制造业、销售业的连通等,又如在网络信息业中,我国已设有专门提供休闲渔业旅游信息的网站和应用软件等。
二、渔业资源与休闲渔业相互关系
近些年,传统渔业的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已造成近海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而探讨渔业资源与休闲渔业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对休闲渔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与前瞻性。渔业资源与休闲渔业最基本、最直观的关系表现为休闲渔业渔获量与渔业资源生物量的关系。渔业资源生物量变动与补充量、生长量、死亡量和产量(即渔获量)有关。其中死亡量(包括自然死亡、放流死亡、养殖死亡等)、传统渔业渔获量、休闲渔业渔获量是导致渔业资源生物量的减少主要因素,而自然繁殖成活量、海水养殖量与增殖放流量则构成渔业资源生物量的补充(如图2所示)。
(一)休闲渔业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发展休闲渔业可以加快渔业资源修复,休闲渔业将取代传统渔业。主要从以下几点说明:一是作业方式改变的需求,传统渔业多以拖网作业为主,对渔业资源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同时又会破坏海底的自然地貌。而休闲渔业的作业工具主要是钓钩,可以按需要捕获某些种类、规格的鱼类,不会破坏幼鱼资源,也不会改变自然地貌。二是渔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传统渔业创造的经济收益是单一的,而休闲渔业作业成本降低,服务收益提高,同一产量的渔业资源,休闲渔业相比传统经济收益较高。但是,休闲渔业也会对渔业资源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1.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渔业资源“量”的影响,指休闲渔业市场需求增长可能会造成休闲渔业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使得休闲渔业渔获量超过渔业资源再生速度,从而加剧渔业资源衰退。就目前我国沿海休闲渔业而言,由于其开发规模适中、经营分散,致使休闲渔业渔获暂未对渔业资源构成威胁。但是参考国外一些休闲渔业发达地区发展规律可知,多数地区休闲渔业渔获量已远远超过传统渔业,成为对渔业资源构成威胁的首要因素。近些年,我国沿海休闲渔业渔获量1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虽然渔获总量暂且不能与传统渔业产量相提并论,但其平均增长速度已超过传统渔业(如图3所示)。
2.间接影响休闲渔业对渔业资源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渔业资源“质”的影响,所谓渔业资源“质” 的影响是指由渔业资源衰退造成的生物种群退化、种群丰度下降、个体小型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造成间接影响主要原因包括不合理的休闲渔具使用以及休闲渔业活动中丢弃或丢失的渔具等均可对非目标性渔业资源造成可能的伤害。此外,休闲渔业大规模的“兼捕 (By—catch)”,即副渔获物的捕捞,以及捕捞后的放生行为是造成海洋生态系统中渔业资源损失的又一主要原因。国外一些休闲渔业消费者认为采取“捕捉一释放(Catch and Release)”的方式可以控制渔业资源数量,维护休闲渔业渔业资源环境。但相关跟踪调查发现这种方式不但不会改善休闲渔业渔业资源环境,还会增加鱼类挂钩死亡率,即便是通过放生的方式,渔获物未必能继续存活。
(二)渔业资源是休闲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渔业资源不仅是休闲渔业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同时也是休闲渔业活动质量判断标准,比如渔业资源数量、种类和单体大小的评价。渔业资源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还表现以下几点:首先,休闲渔业是从传统渔业中“分离”而产生的。休闲渔业是“人”与“鱼”密切联系下产生的相互作用,最初的休闲渔业形态是通过捕鱼来帮助人类满足心理需求的结果,这些需求包括从生活常规中逃离或接触与捕鱼相关的挑战等。最早的“休闲渔民”是从部分传统渔民中分离出来的,“休闲渔民”更注重通过捕鱼获得的非金钱性满足,这些满足是多因素促成的,包括独立空间,富于娱乐、冒险和户外挑战,结实朋友和扩大交际,生理上锻炼和心理放松,甚至是对日常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厌倦等。这种通过渔业资源的获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就成为休闲渔业产生动机。其次,休闲渔业的本质就是用“渔”而“娱”。休闲渔业是对于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即包括对渔业资源价值的提升,也包括对渔业资源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比如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法渔具、渔业经营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游客对渔村与渔业体验,提升了旅游品质。因此,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推进了休闲渔业的发展。可见,渔业资源对于休闲渔业而言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前在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外围建设的同时,倘若忽视渔业资源日益减少这一现象,那么休闲渔业发展终将面临无“渔”可“娱”的窘境。
三、渔业资源视角下我国沿海休闲渔业发展模式
以渔业资源生物量的各种补充方式(如图2所示)为划分依据,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以渔业资源自然繁殖补充量为基础的自然供给休闲渔业;二是以海水养殖补充量为依托的传统养殖休闲渔业;三是以增殖放流为主导的海洋牧场休闲渔业。
(一)自然供给休闲渔业自然供给休闲渔业即利用渔业资源的自然繁殖更新向休闲渔业提供渔业资源,通常是在开放性近海海域及沿岸开展休闲渔业活动,不仅具备原始化自然景观,同时不会限制休闲渔业活动空间,保证休闲渔业活动体验性。休闲渔业目的地的可选择范围较自由,也使得自然供给休闲渔业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自然供给休闲渔业存在一定弊端。渔业资源自然繁殖更新能力主要以渔业资源生物量为基础,自然供给的渔业资源具有公有性,资源产权不明晰,易造成过度捕捞,致使生物量的减少,导致自然繁殖更新能力降低,渔业资源生物量难以形成有效补充,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制约着休闲渔业活动。而影响渔业资源生物量大幅减少除了上述分析的资源公有性导致的过度捕捞外,还包括许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外来物种侵袭、填海工程、海洋油气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不仅对渔业资源生物量造成影响,也对休闲渔业环境也造成了相应威胁。
(二)传统养殖休闲渔业传统养殖休闲渔业是通过海水养殖的方式向休闲渔业提供渔业资源,利用海水养殖场所向休闲渔业提供活动空间。海水养殖的几种类型,如港养、池养、网箱养殖等,均有采取养殖与休闲共同经营的方式,对经营者而言主要是增加养殖渔业资源的经济附加值。传统养殖休闲渔业可以满足休闲渔业对渔业资源量长期的需求,也基本上实现对渔业资源的可控性。但是传统养殖自身存在许多弊端,主要集中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以及鱼群病害增加、养殖种质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方面,这些弊端同样对传统养殖休闲渔业会造成影响。从休闲环境角度,传统养殖通常在封闭或半封闭近海海域,养殖与休闲空间相对有限,休闲渔业活动相对拥挤,而且海水养殖建设因养殖需要,存在过多地人工建筑或设施,这些都大大降低休闲性与体验性。再者,休闲渔业行为动机是寻求不同以往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除了休闲放松之外,还应具有一定冒险与挑战因素。而传统养殖休闲渔业,多以固定养殖池为活动场所,活动范围、渔业资源储备量均相对固定,一系列既定设施与条件也难以满足休闲渔业消费者的休闲需求。
(三)海洋牧场休闲渔业海洋牧场是从渔业资源放流到捕捞,人为地控制管理的渔业生产系统。海洋牧场工程巨大、周期性强,主要集合增殖放流、人工鱼礁、鱼驯控制等多项现代养殖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而休闲渔业也随着海洋牧场不断成熟,与海洋牧场各项技术相互融合,呈现了各种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的发展形态。 1.增殖放流技术与休闲渔业融合增殖放流最早适用于传统渔业,其目的更多地是维持渔业经济效益、保障渔民收入。然而在一些休闲渔业发达国家或地区,休闲渔业消费者捕获放流的各类渔业资源比例明显高于渔民,致使这种利用增殖放流渔业资源进行休闲渔业活动的形式也初步形成。近些年,我国以养护海洋渔业资源为目的,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已成为沿海各省市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沿海地区已将增殖放流工作与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在沿海省市扶持的地方品种增殖放流任务中,安排增殖放流鱼类,定向用于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附近进行放流,以保证休闲渔业对渔业资源需求。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计划并实施在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投入放流资金952万元,基地附近放流牙鲆、大泷六线鱼、黑鲷、黄盖鲽等鱼类苗种共1025万尾。而用于休闲渔业增殖放流的渔业资源主要是以放流洄游型、恋礁型种类为主。这类渔业资源洄游范围小,对岛礁、珊瑚礁以及人工鱼礁较为依赖。 2.人工鱼礁技术与休闲渔业融合人工鱼礁历史悠久,但是直到海洋渔业资源出现衰退时,才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是人工鱼礁建设先驱与示范。我国人工鱼礁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在广西、山东和广东沿海开始人工鱼礁实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在90年代因资金与管理问题,人工鱼礁建设经历一段停滞期,直到2l世纪才重新掀起我国沿海人工鱼礁建设的新热潮陋1。人工鱼礁利用人造泳升流原理,为渔业资源提供索饵、生殖、逃避的场所,达到聚集渔业资源的效果。投放人工鱼礁后,鱼礁区的鱼的种类可成倍增加,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即人工鱼礁附近鱼类密度是普通区域上百倍。近些年,我国沿海省市积极利用人工鱼礁发展休闲渔业,通过在人工鱼礁区附近建设码头、搭建海上游钓浮台,使休闲渔业消费者在人工鱼礁区附近进行游钓、潜水、观光等系列活动。除此之外,我国人工鱼礁设计还包括游钓型鱼礁,这种专为休闲渔业消费者提供休闲渔业等娱乐活动而设计和投放的人工鱼礁。这类鱼礁在工业设计上不同于其它的类型鱼礁,多以半球型设计为主,鱼礁外表光滑、没有棱角,以免绊住钓钩或钓线等‘61。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渔业资源与休闲渔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随着渔业资源日益衰退,对休闲渔业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海洋牧场休闲渔业既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同时又是一种接近于自然状态的休闲方式,在休闲渔业体验性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可以视为我国沿海休闲渔业未来发展模式的重要参考。由于海洋牧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探索与成长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利用海洋牧场发展沿海休闲渔业还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渔业资源种类,即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经济物种的确立。海洋牧场的经营主要是用于实现部分经济物种渔业资源的增殖,而休闲渔业消费者对渔业资源种类的偏好也是相对固定,两者之间并非完全相同。而且对于不同鱼种的生长周期,养殖周期、洄游性特点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而休闲渔业活动本身也存在季节性特征,特别是我国南北方资源存在差异性,不同海域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经济物种也不尽相同。因此,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经济物种的确立对发展休闲渔业而言至关重要。
第二,渔业资源供给与分配。对于休闲型海洋牧场而言,海洋牧场渔业资源供给量与休闲渔业需求量应形成一种长期均衡,渔业资源自放流到渔获整个过程应该形成一个良性周期。而对于多功能型海洋牧场而言,对海洋牧场渔业资源量的分配应依据捕捞业与休闲渔业对渔业资源的需求量比例。此外,将渔业资源部分用于休闲渔业,还具有分担海洋牧场经营风险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自然灾害造成海洋牧场受灾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方百寿,卢飞,宫红平.国内休闲渔业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0—22.
【2]Johnston F D,Arlinghaus R,Dieckmann U.Fish lif色history,angler behavior and optimal management of recreational fisheries[J】.Fish and Fishe“es,2013,14(4):554—579.
作者:张广海,张震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