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2021-04-27 09:16:23 xueshulunwen 5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论文,职称论文,农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 要】中国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体系,日益复杂,成为产业发展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农业工程在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作用和任务,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程的发挥。本文提出了加快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工程技术


  1 中国农业工程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和未來方向


  由于中国农业工程技术基础相对比较弱,所以中国已进入传统农业转型和现代工程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此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农业工程建设的路径,要从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方面加强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的基础建设。


  农业工程评职知识:农业工程发sci好发表吗


  1.1 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中国农业工程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为不稳定,已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工程农业过度的重要制约条件。其主要表现有:农田土地集中度低,土地生产力每年都在下降。农村农业机械化刚进入发展的上升期,与发达国家比还比较落后,支持和引领农业工程现代化的任务还十分吃力。如果上述农业工程科学与建设问题解决不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缺乏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支撑。关于农业工程关键技术,发展阶段,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实现途径,建设标准和模式的基础研究很少。它直接影响到农业投资和项目安排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1.2 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1.2.1 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


  自 2003 年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时期”和一段战略机遇期,并持续至今。中国农业生产仍然有生产资源和需求,产品的数量和结构,运营成本和效益以及农业人口。劳动力,基础设施和自然灾害等日益突出的矛盾和挑战有必要迫使中国在加强农业基础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工程涵盖建筑和技术等所有领域,其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


  1.2.2 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


  农业现代化也面临新的要求。在宏观层面上,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在相互耦合作用下同步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四化”的“关键变量”。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和优化,农业工程作为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直接工具,解决了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


  2 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工程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新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是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2.1 有利于提高农村农民劳动力素质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愿意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


  2.2 有助于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是有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中国农业管理信息化仍处于积累阶段。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标准化的生产载体,从而直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3 有助于加快农业工程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农业工程


  科技产业化发展在中国农业工程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要紧紧依靠农业工程科技。要大力发展与农业工程产业化的技术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支撑。


  3.1 它有助于提高农村农业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与农产品工业化生产相关的农业工程技术创新。通过实施温室环境控制,特种育种,种子生产,高产栽培技术和收获后加工等重点突破和技术跨越,通过新技术的研发和中国特色畜禽大规模清洁生产,配套设施设备的研究,生产出优质肉鸡蛋。使我国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张另一片市场。


  3.2 有利于推进与科技进步相关的高科技农业工程科技创新


  通过 3S 技术在农业,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农业工程研究的高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农业工程产业化科技含量,为农业工程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农业工程技术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工程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农业工程技术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技术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想法并更新我们的想法农业工程作为整个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并给予优先支持。


  参考文献


  [1]鞠正山,罗 明,张凤荣,等.我国区域土地整理的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6~11.


  [2]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4(2):60~63.


  [3]罗明,王 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97~103.


  作者:张轶美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首页
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