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渔业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论文,职称论文,渔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 要】 水产品数量提升的同时伴有较明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市场运行环境、消费者的健康等方面都造成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以何种方式保证水产品的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以临沭县渔业养殖为依托,分析现阶段该县在渔业养殖方面的实际发展状况,总结其中的问题,探讨相适应的对策,以期实现渔业养殖数量和品质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 渔业养殖;现状分析;对策探讨
现阶段,临沭县虽已经建成颇具规模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渔业生态园基地,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渔业发展模式,养殖户的水产品产量较以往具有大幅的提升。但在消费者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应持续升级渔业养殖模式,落实水产品的安全质量监管工作,向市场供应高品质的水产品,提高县域内水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渔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1 临沭县现阶段的渔业养殖状况
1.1 安全隐患较多
首先,生态安全问题较为严峻,历史遗留的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酷渔滥捕行为屡见不鲜,在极端的养殖与捕捞手段之下,水域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显现,轻则阻碍当地渔业的发展,重则造成大范围的生态污染[1]。其次,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药物残留量超标等,难以给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水产品。最后,渔业生产安全方面的问题,其主要与渔业养殖环境有关,如洪涝、干旱等环境均会破坏渔业养殖环境,而此类不可抗力因素普遍存在,导致渔业长期处于高风险的发展状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产业化水平偏低
粗放型產销模式依然在临沭县的养殖户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整个结构的组成来看,二三产业的比重仅为35.58%,而相较于省平均值43%而言明显偏低。基于既有水产品的加工模式较为简单,成为渔业提质增效发展进程中的痛点,缺乏龙头企业的标杆作用,整体渔业养殖水平停滞不前。产业链不够完善,生产技术水平较为滞后,难以切实提高水产品的经济效益。
1.3 基础性投入不足
缺乏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难以给渔业养殖工作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依然停留在传统层面,不具备足够的科技成果储备,渔业养殖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缺口较大[2]。此外,基于良种选择、技术推广、质量管控等方面的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其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无法为渔业养殖提供多维度的支持,严重阻碍了渔业的持续性发展。
2 基于渔业养殖现状的几点发展对策
2.1 发挥渔业对水域的生态修复功能
以水库的功能为立足点,在保证水库功能(灌溉、防洪等)正常使用的同时,合理开展渔业养殖活动,将其与生态安全保护工作有机结合,采取增养殖并举方针。通过水库渔业项目,能够创造多方面的优势,有效寻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均衡点[3]。一是采用渔业生产模式后,所在养殖区的水库水质可以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二是充分发挥出现有水库的资源优势,可减少成本投入。三是可维持生物多样性。四是发挥出库区渔业的辐射性作用,使其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进而创造更可观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扩宽渔民的创收途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六是可实现对渔业结构的调整,形成更具有层次性的渔业结构。由于水库饵料颇为丰富,因此可向该处迁移适量的名优水产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网箱养鱼、网围养殖或网拦等方式,适当加大名优品种在库区鱼类资源中的占比,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更显著的经济效益。
推荐阅读:《渔业现代化》杂志创刊于 1973 年,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和中国渔船渔机行业协会主办。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