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淡水渔业病害研究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论文,职称论文,渔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欧阳敏,江西省大宗淡水渔业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岗首席专家,现任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水产研究一线工作,先后主持了农业部重大建设项目4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6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培育水产新品种1个(赣昌鲤鲫,登记号GS-02-001-2015;通过国家级审定);申报发明专利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8项;撰写出版了《江西水产经济动物图谱》等专著2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创立与研发养殖水质调控理论与应用产品7个。他的这些成果在生產实际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限制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病虫害,请问江西省大宗淡水鱼病害流行有什么特点?
《福建水产》(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福建水产》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主管、福建省水产学会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
欧阳敏:江西省大宗淡水鱼病害流行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总体上疫情状况较为平稳。2019年,大宗淡水鱼未发生大规模疫情,病害流行情况与往年相似,受气温的变化影响较大,6—9月为发病高峰期,总体上病害种类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而增多。重大、新发疫病发生风险依然存在。目前江西省尚未发现锦鲤疱疹病毒病、鲤浮肿病的病情发生。但一些养殖区域已存在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分布。这些供种基地苗种携带疫病病原,是疫病传播和发生的重要隐患。二是致病因子日趋复杂。致病因子涉及水域环境、苗种、饲料、管理、渔药使用等,导致病虫害发病的时间越来越早。往年在水温比较低的1—4月,通常只发生少量的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而最近几年,还伴有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在6—9月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出现一些不明病因的病害。三是渔药品种繁杂,同时劣质药充斥、扰乱市场,给渔民造成用药困难,乱用、滥用药物,盲目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产品质量安全。四是老病难根除,新病不断增加。对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等,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未造成较大危害,但这些病年年都会监测到,很难根除。同时,一些新发现的疫病还在不断出现,如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等,近年来通过疫病专项监测,已确认传入江西省境内。
记者:从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原因上来看,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通常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欧阳敏:从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原因上来看,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通常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养殖动物自身的体质强弱;二是病原体的侵袭;三是水环境胁迫。只有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才会造成养殖对象的发病。在增强养殖对象体质方面,可注射疫苗,但由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多为变温动物,免疫能力相对哺乳动物有限,且鱼类的疫苗开发存在较大的难度,多数停留在中试阶段。因此,加大放苗时的检疫与消毒,特别是抓好水环境的水质尤其重要。
记者:针对江西省大宗淡水渔业病害的发生特点,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欧阳敏:针对疫病发生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重视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目前,一些苗种场的种苗携带了疫病病原,为从源头上切断疾病的传播,江西省正在全面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建立健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制定规范化、可操作的江西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规范,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因此,引进种苗时要选择无病史的种苗,有条件的应选择经过苗种检疫的种苗。同时,积极推进苗种阶段疫苗注射工作,以降低疾病发生概率。
第二,加强基础疫情监测和重大专项疫病的监测工作。制定省级专项疫病监控计划及安排工作经费,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全省各级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站(实验室)的作用。逐步扩大监测的种类和范围,将江西省各级水产原、良种场及苗种生产单位纳入专项疫病监控范围,摸清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病原分布情况,及时发布监测情况报告,为水生动物防疫、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及时掌握江西省水生动物疫病情况,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风险预警和防控,以防止水生动物疫病的流行,避免发生区域性水生动物疫情,推动江西省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第三,加大对重大、新发、疑难水生动物疾病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水生动物病害的基础研究,找出病原,建立诊断技术,进而完善检疫标准,使得检疫工作有据可依,促进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标准化。
第四,大力开展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基层水产技术人员疾病防控水平;加强病害防治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研讨活动,掌握病害发生状况和防治方法,解决养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减少产业损失。
记者:草鱼是江西省目前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品种,据了解,全省各地草鱼免疫防疫示范与推广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那么,现在都有哪些防疫模式值得养殖户借鉴呢?
欧阳敏:草鱼免疫防疫示范与推广工作在江西省开展了数十年,广大养殖户基本上都能接受和实施,进展顺利、效果明显,我们在此项目的推广应用中,创新了几种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泰和模式: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为核心,免费给示范户赠送疫苗、注射;经常组织养殖户参观、交流草鱼免疫方法,在鱼种投放季节(11月底至次年3月)开通“渔民热线110”;做到有求必应,以周到、细致的服务促进草鱼免疫工作的开展。这些工作使该站疫苗及渔需物资的销量年年递增,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年年上台阶,与渔民的感情年年加深。泰和县草鱼免疫率已达85%以上。
金溪模式:草鱼免疫以金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依托,实行“六统一”的办法,即:统一疫苗调运,统一免疫操作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县水产站指导、联户免疫注射操作,统一免疫后造册登记,统一养殖过程防病消毒。通过实行“六统一”的服务办法,使金溪县草鱼免疫率达到80%以上。
上饶模式:以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盛水集团公司为核心,以种草养鱼、草鱼免疫为养殖理念,带动周边520户农民从事种草养鱼,种草面积10000多亩,全县草鱼免疫率达到57%。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论文,职称论文,渔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欧阳敏,江西省大宗淡水渔业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岗首席专家,现任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水产研究一线工作,先后主持了农业部重大建设项目4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6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培育水产新品种1个(赣昌鲤鲫,登记号GS-02-001-2015;通过国家级审定);申报发明专利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8项;撰写出版了《江西水产经济动物图谱》等专著2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创立与研发养殖水质调控理论与应用产品7个。他的这些成果在生產实际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限制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病虫害,请问江西省大宗淡水鱼病害流行有什么特点?
《福建水产》(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福建水产》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主管、福建省水产学会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
欧阳敏:江西省大宗淡水鱼病害流行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总体上疫情状况较为平稳。2019年,大宗淡水鱼未发生大规模疫情,病害流行情况与往年相似,受气温的变化影响较大,6—9月为发病高峰期,总体上病害种类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而增多。重大、新发疫病发生风险依然存在。目前江西省尚未发现锦鲤疱疹病毒病、鲤浮肿病的病情发生。但一些养殖区域已存在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分布。这些供种基地苗种携带疫病病原,是疫病传播和发生的重要隐患。二是致病因子日趋复杂。致病因子涉及水域环境、苗种、饲料、管理、渔药使用等,导致病虫害发病的时间越来越早。往年在水温比较低的1—4月,通常只发生少量的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而最近几年,还伴有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在6—9月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出现一些不明病因的病害。三是渔药品种繁杂,同时劣质药充斥、扰乱市场,给渔民造成用药困难,乱用、滥用药物,盲目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产品质量安全。四是老病难根除,新病不断增加。对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等,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未造成较大危害,但这些病年年都会监测到,很难根除。同时,一些新发现的疫病还在不断出现,如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等,近年来通过疫病专项监测,已确认传入江西省境内。
记者:从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原因上来看,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通常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欧阳敏:从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原因上来看,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通常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养殖动物自身的体质强弱;二是病原体的侵袭;三是水环境胁迫。只有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才会造成养殖对象的发病。在增强养殖对象体质方面,可注射疫苗,但由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多为变温动物,免疫能力相对哺乳动物有限,且鱼类的疫苗开发存在较大的难度,多数停留在中试阶段。因此,加大放苗时的检疫与消毒,特别是抓好水环境的水质尤其重要。
记者:针对江西省大宗淡水渔业病害的发生特点,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欧阳敏:针对疫病发生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重视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目前,一些苗种场的种苗携带了疫病病原,为从源头上切断疾病的传播,江西省正在全面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建立健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制定规范化、可操作的江西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规范,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因此,引进种苗时要选择无病史的种苗,有条件的应选择经过苗种检疫的种苗。同时,积极推进苗种阶段疫苗注射工作,以降低疾病发生概率。
第二,加强基础疫情监测和重大专项疫病的监测工作。制定省级专项疫病监控计划及安排工作经费,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全省各级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站(实验室)的作用。逐步扩大监测的种类和范围,将江西省各级水产原、良种场及苗种生产单位纳入专项疫病监控范围,摸清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病原分布情况,及时发布监测情况报告,为水生动物防疫、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及时掌握江西省水生动物疫病情况,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风险预警和防控,以防止水生动物疫病的流行,避免发生区域性水生动物疫情,推动江西省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第三,加大对重大、新发、疑难水生动物疾病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水生动物病害的基础研究,找出病原,建立诊断技术,进而完善检疫标准,使得检疫工作有据可依,促进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标准化。
第四,大力开展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基层水产技术人员疾病防控水平;加强病害防治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研讨活动,掌握病害发生状况和防治方法,解决养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减少产业损失。
记者:草鱼是江西省目前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品种,据了解,全省各地草鱼免疫防疫示范与推广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那么,现在都有哪些防疫模式值得养殖户借鉴呢?
欧阳敏:草鱼免疫防疫示范与推广工作在江西省开展了数十年,广大养殖户基本上都能接受和实施,进展顺利、效果明显,我们在此项目的推广应用中,创新了几种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泰和模式: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为核心,免费给示范户赠送疫苗、注射;经常组织养殖户参观、交流草鱼免疫方法,在鱼种投放季节(11月底至次年3月)开通“渔民热线110”;做到有求必应,以周到、细致的服务促进草鱼免疫工作的开展。这些工作使该站疫苗及渔需物资的销量年年递增,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年年上台阶,与渔民的感情年年加深。泰和县草鱼免疫率已达85%以上。
金溪模式:草鱼免疫以金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依托,实行“六统一”的办法,即:统一疫苗调运,统一免疫操作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县水产站指导、联户免疫注射操作,统一免疫后造册登记,统一养殖过程防病消毒。通过实行“六统一”的服务办法,使金溪县草鱼免疫率达到80%以上。
上饶模式:以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盛水集团公司为核心,以种草养鱼、草鱼免疫为养殖理念,带动周边520户农民从事种草养鱼,种草面积10000多亩,全县草鱼免疫率达到57%。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